[转帖]知道 Redis RDB 这些细节,可以少踩很多坑

知道,redis,rdb,这些,细节,可以,很多 · 浏览次数 : 0

小编点评

**AOF 和 RDB 开启情况:** 1. 开启 AOF 和 RDB,会执行一次 RDB 落盘,启动时加载 RDB 文件。 2. 仅开启 AOF,关闭时只执行一次 RDB 落盘。 3. 仅开启 RDB,关闭时不会执行 RDB 落盘。 4. 当 AOF 关闭时,若 RDB 开启,会写入 AOF 文件,导致数据丢失。 **AOF 关闭,RDB 开启的情况:** 1. 仅关闭 AOF,RDB 开启,数据会从 AOF 文件中读取,不会进行 RDB 落盘。 **总结:** * AOF 和 RDB 都开启时,都会执行一次 RDB 落盘。 * AOF 关闭时,若 RDB 开启,会写入 AOF 文件,导致数据丢失。 * 当 AOF 关闭时,若 RDB 开启,会从 AOF 文件中读取数据,并与关闭之前的数据保持一致。

正文

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article/2183079

 

在使用 Redis 的过程中,你是否遇到过下面这些问题:

 

  • 开启 RDB 落盘,业务频繁出现请求超时。
  • 除了 save 和 bgsave 命令,还有哪些操作会触发 RDB 落盘?
  • 执行了 flushall,发现 flushall 之前写的数据又冒出来了。
  • 重启 Redis 实例之后,发现数据有丢失的情况。

带着上面这些问题,我们一起来聊聊 RDB 的一些细节。

触发 RDB 文件创建的命令有两条,save 和 bgsave。

save 我们知道会阻塞整个实例,通常也不太可能会用。

bgsave 命令是在后台生成 RDB 文件,Redis 仍然可以处理客户端请求。

但是并不能保证 bgsave 不会影响 Redis 所有的客户端请求,在生成 RDB的过程中,Redis 会 fork 出一个子进程,子进程和父进程会共享内存地址空间,可以保证子进程拥有父进程相同的内存数据。但是在 fork 子进程时,操作系统需要将父进程的内存页表复制给子进程。如果整个 Redis 实例占用的内存很大,那么它的内存页表也会很大,复制的时间也会比较长。

同时,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 CPU 资源,在复制完成之前,父进程也会被阻塞,无法处理客户端请求。

执行 fork 后,子进程可以扫描 Redis 中所有数据,然后将所有数据写入 RDB 文件。

之后,父进程仍然处理客户端的请求。父进程在处理写命令时,会重新分配新的内存地址空间,向操作系统申请新的内存使用,不再与子进程共享。这样,父子进程的内存会逐渐分离,父进程会申请新的内存空间并改变内存数据,子进程的内存数据不会受到影响。

可以看出,在生成RDB文件时,不仅消耗CPU资源,还需要消耗更多的内存空间。

上面也就是“开启 RDB 落盘,业务频繁出现请求超时”的原因。通常在生产环境,我们也应该避免在 master 实例上做 RDB。

那么除了 save 和 bgsave 命令,还有哪些常见会触发 RDB 呢?这里就来总结几种情况,这也是问题“除了 save 和 bgsave 命令,还有哪些操作会触发 RDB 落盘呢?”的答案:

1 配置了 RDB 落盘的情况

比如配置文件配置了 save xxx xxx,或者命令行执行了 config set save "xxx xxx",都表示配置了 RDB 落盘。

比如配置了 save 900 1

则表示 9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 个 key 的值变化,则做一次 bgsave。

我们在前面有提到 bgsave 也会对客户端请求有所影响,所以不建议在 master 上增加该参数,如果为了数据备份,建议只在 slave 增加 save 参数。

2 主从复制

第一次创建主从复制关系时,会在主库执行 bgsave 命令生成 RDB 文件,然后传给从库,从库加载 RDB 文件,以完成一次全量数据的传输。

因此在业务访问高峰,并且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,不建议在 master 上创建 slave。

3 Redis 在执行 flushall 命令

配置了 RDB 落盘的情况,在执行 flushall 命令时,会进行一次 RDB 落盘,但是内容是空的。目的是将 RDB 文件也清空。

但是,如果 RDB 和 AOF 都关闭的情况下,会有下面这种情况:

127.0.0.1:6301> set aaa 111
OK
127.0.0.1:6301> set bbb 111
OK
127.0.0.1:6301> bgsave
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
127.0.0.1:6301> flushall
OK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save
"save"
""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appendonly
"appendonly"
"no"
127.0.0.1:6301> shutdown

再启动 Redis

127.0.0.1:6301> keys *
"aaa"
"bbb"

会看到我们清空 Redis 之前写入的数据。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。

这是因为在启动 Redis 时,会加载数据目录下的 RDB 文件,而这个 RDB 文件是 flushall 之前执行 bgsave 生成的,也就是会看到清空 Redis 之前写入的数据。这里也是“执行了 flushall,发现 flushall 之前写的数据又冒出来了”的原因。

所以在实例未开启 RDB 和 AOF 的情况下,如果执行 了 flushall 命令,建议再执行一次 bgsave,让 RDB 文件也清空。

另外还测试了开启 AOF,关闭 RDB 的情况:

127.0.0.1:6301> set aaa 111
OK
127.0.0.1:6301> set bbb 111
OK
127.0.0.1:6301>  bgsave
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
127.0.0.1:6301> flushall
OK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save
"save"
""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appendonly
"appendonly"
"yes"
127.0.0.1:6301> shutdown

启动 Redis

127.0.0.1:6301> keys *
(empty list or set)

重启之后不会再看到 flushall 之前写入的数据,因为 Redis 在 启动时加载 RDB 文件后,也会加载在执行 RDB 之后 AOF 里新增的操作。而 flushall 操作就记录在 AOF 文件中。

4 正常关闭时

我们通过在命令行执行 shutdown 正常关闭 Redis 时,并不是所有情况都会执行一次 RDB 落盘的,这里就来分析一下不同配置,重启后的情况。

4.1 AOF 和 RDB 都开启的情况

127.0.0.1:6301> set bbb 111
OK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save
"save"
"1800 1"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appendonly
"appendonly"
"yes"
127.0.0.1:6301> shutdown

启动 Redis

127.0.0.1:6301> get bbb
"111"

这种情况会在关闭时执行一次 RDB 落盘,启动时加载 RDB 文件,保证重启前后数据一致。

4.2 AOF 和 RDB 都未开的情况

127.0.0.1:6301> set ccc 111
OK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save
"save"
""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appendonly
"appendonly"
"no"
127.0.0.1:6301> shutdown

然后启动 Redis

127.0.0.1:6301> get ccc
(nil)

发现重启之前 ccc 的 key 已经丢失,因此在 master 未开启 RDB 的情况,关闭之前需要主动执行 bgsave,否则会导致数据丢失。这也是“重启 Redis 实例之后,发现数据有丢失的情况”的原因。

4.3 AOF 关闭,RDB 开启的情况

127.0.0.1:6301> set ddd 111
OK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save
"save"
"1800 1"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appendonly
"appendonly"
"no"
127.0.0.1:6301> shutdown

启动 Redis

127.0.0.1:6301> get ddd
"111"

这种情况会写 RDB,重启后数据未丢失。

4.4 AOF 开启,RDB 关闭的情况

127.0.0.1:6301> set eee 111
OK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save
"save"
""
127.0.0.1:6301> config get appendonly
"appendonly"
"yes"
127.0.0.1:6301> shutdown

启动 Redis

127.0.0.1:6301> get eee
"111"

这种情况尽管不会进行 RDB 落盘,但是因为之前的操作都写入了 AOF,在 Redis 启动时,会加载 AOF 里的数据,因此也会跟关闭之前的数据保持一致。

到这里,文章开始列出的四个问题都应该找到了答案,可能列出的 RDB 细节不一定全,朋友们可以在手机端打开文章跳到最下面,点击“发消息”进行交流。

与[转帖]知道 Redis RDB 这些细节,可以少踩很多坑相似的内容:

[转帖]知道 Redis RDB 这些细节,可以少踩很多坑

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article/2183079 在使用 Redis 的过程中,你是否遇到过下面这些问题: 开启 RDB 落盘,业务频繁出现请求超时。 除了 save 和 bgsave 命令,还有哪些操作会触发 RDB 落盘? 执行了 flush

[转帖]Redis系列(十七)、Redis中的内存淘汰策略和过期删除策略

我们知道Redis是分布式内存数据库,基于内存运行,可是有没有想过比较好的服务器内存也不过几百G,能存多少数据呢,当内存占用满了之后该怎么办呢?Redis的内存是否可以设置限制? 过期的key是怎么从内存中删除的?不要怕,本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Redis的内存淘汰策略是如何释放内存的,以及过期的key

[转帖]浅谈redis采用不同内存分配器tcmalloc和jemalloc

http://www.kaotop.com/it/173669.html 我们知道Redis并没有自己实现内存池,没有在标准的系统内存分配器上再加上自己的东西。所以系统内存分配器的性能及碎片率会对Redis造成一些性能上的影响。 在Redis的 zmalloc.c 源码中,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代码: ?

[转帖]redis中的bigkey问题

https://cdn.modb.pro/db/459810 什么是bigkey bigkey就是redis key/value体系中的大value问题。我们知道redis的底层数据存储结构中,有多种数据结构的实现。 String: 简单动态字符串 List: 双向链表、压缩列表 Hash: 哈希表

[转帖]深入理解Redis的scan命令

熟悉Redis的人都知道,它是单线程的。因此在使用一些时间复杂度为O(N)的命令时要非常谨慎。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阻塞进程,导致Redis出现卡顿。 有时,我们需要针对符合条件的一部分命令进行操作,比如删除以test_开头的key。那么怎么获取到这些key呢?在Redis2.8版本之前,我们可以使用ke

[转帖]Redis 内存优化在 vivo 的探索与实践

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0849b526f0f4 一、 背景 使用过 Redis 的同学应该都知道,它基于键值对(key-value)的内存数据库,所有数据存放在内存中,内存在 Redis 中扮演一个核心角色,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它进行。 我们在实际维护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如

[转帖]Redis 哨兵模式(Sentinel) 原理

https://juejin.cn/post/6865687858905088008知道的还是太少呢. 为什么需要哨兵模式(Sentinel) 只依靠持久化方案,在服务器下线后无法恢复服务 使用主从复制,在 master 节点下线后,可以手动将 slave 节点切换为 master,但是不能自动完成

[转帖]5分钟学会这种更高效的Redis数据删除方式

https://ost.51cto.com/posts/12513 简述 我们知道,Del命令能删除数据,除此之外,数据在Redis中,还会以哪种方式被删除呢?在Redis内存满一定会返回OOM错误?Key到达过期时间就立即删除?删除大Key会影响性能吗?下面,咱们一起探讨。 同步和异步删除 1.D

[转帖]Redis学习笔记--Redis数据过期策略详解

本文对Redis的过期机制简单的讲解一下 讲解之前我们先抛出一个问题,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服务器经常会用到redis作为缓存,有很多数据都是临时缓存一下,可能用过之后很久都不会再用到了(比如暂存session,又或者只存放日行情股票数据)那么就会出现一下几个问题了 Redis会自己回收清理不用的数据吗?

[转帖]Redis连接未释放,造成TCP连接数过多

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22704886 早上看到服务器告警通知,TCP连接数比较高,达到5000多,我设置的阈值是5000,正常TCP连接不会这么高,这样的一个阈值我可以提前知道有问题早点解决,不至于后面引起一系列问题,甚至拖垮服务器。 排查 登陆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