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vops|中小公司效率为王,没必要度量

devops,中小,公司,效率,必要,度量 · 浏览次数 : 116

小编点评

## 理解研发效能度量 **理解研发效能度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** 1. **目标:** 开发人员希望通过进行研发效能度量,实现哪些目标?例如:降低研发成本、提高代码质量、加快开发速度等。 2. **数据:** 开发人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来进行研发效能度量?例如:代码覆盖率、测试用例覆盖率、项目完成时间等。 3. **分析方法:** 开发人员需要使用哪些分析方法来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?例如:统计分析、机器学习等。 4. **反馈:** 通过分析结果,开发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研发效率?例如:优化代码,改善测试用例,缩短项目完成时间等。 5. **结果:**研发效能度量应该如何衡量项目的成功程度?例如:项目成本,项目完成时间,代码质量等。 **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理解研发效能度量:** * **收集数据:** 统计你项目中代码覆盖率、测试用例覆盖率、项目完成时间等数据。 * **分析数据:** 使用统计软件或机器学习工具分析数据,找出问题和改进方向。 * **制定计划:**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,例如优化代码,改善测试用例等。 * **跟踪进度:** 定期跟踪项目进度,检查是否按照计划进行。 * **分享结果:** 向项目管理团队和 stakeholders 分享你的发现和计划,帮助他们做出改进。 **建议:** * 不要将研发效能度量与研发效能度量混淆。 * 在进行研发效能度量之前,需要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,并制定针对性的改善计划。 * 与其他团队合作,分享经验,共同提升研发效能度量。

正文

之前写过一篇文章《devops|中小公司不要做研发效能度量》,主要是从基础设施方向考虑,因为很多条件都不具备,贸然高投入去做研发效能度量可能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,给出的建议是先做好当下打好基础。今天想到一个好例子,可以类比下。

 

 

两个人小家庭

      • 1)人少

      • 2)收入清晰

      • 3)支出清晰,买了什么东西,花了多少钱,该不该花,一眼清

      • 4)如果愿意,两个人买个记账本记下来就可以,或者找个记账软件

      • 5)每天记账也是很耗时的。本有美好的生活不去享受,还要每天给自己上发条,每天都记账,也很悲催

      • 6)如果想通过记账来节约开支,基本不可能。因为两个人的生活的支出大部分都是必需的;如果两个人的生活却把钱用到了很多不该用的地方,却想通过记账来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改进财务状况,这是根本不可能的。比如之前每周都去趟高档餐厅,「现在」「突然」发现这块支出很高?然后就不去了?

      • 7)活在当下,花钱的时候多想想,比事后再想怎么节约更直接。

 

 

中小公司

        • 1)人不多

        • 2)账务清晰

        • 3)每件事情该不该做,该不该投入资源,投入多少资源,当初都商量过做出的决策。

        • 4)如果真要看下投入产出比ROI,简单对公司的人力、资源和项目做个盘点就可以。

        • 5)人力部门算下每个部门的人力投入成本;业务部门汇总下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,把两边的数据放到一起看一下就能大概知道情况。

        • 6)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,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。多思考业务,不盲目投入,谋定而后动,知止而有得。

 

当然如果你做研发效能度量是另有目的,想做些其它的事情。比如想通过家庭记账限制老公花钱,自己随便花;比如虚报账目,建设小金库;本已同床异梦,想通过记账来摸清对方底细,自己留一手。这些情况均不在此列讨论。

 

 

本文总结

 

中小公司效率为王,没必要度量。做好现在,活在当下,谋定而后动就是最高效的。另外就是周末看了一篇讲研发效能度量的巨大的帖子,几万字。看得我头疼,所以想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理解这件事。

 

我的相关文章

devops|中小公司不要做研发效能度量

infra | devops工具链基建建设评价标准

DevOps | 互联网、软件公司基础设施建设(基建)哪家强?

DevOps | 研发效能价值如何衡量

DevOps|研发效能不是老板工程,是开发者服务

 

 

感谢点赞、转载关注我,了解研发效能发展 

与 devops|中小公司效率为王,没必要度量 相似的内容:

devops|中小公司效率为王,没必要度量

之前写过一篇文章《devops|中小公司不要做研发效能度量》,主要是从基础设施方向考虑,因为很多条件都不具备,贸然高投入去做研发效能度量可能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,给出的建议是先做好当下打好基础。今天想到一个好例子,可以类比下。 两个人小家庭 1)人少 2)收入清晰 3)支出清晰,买了什么东西,花了多

devops|中小公司不要做研发效能度量

我特别反感那些不顾公司现状一上来就想要做研发效能度量的人,尤其是想把研发效能度量当成锤子四处去敲打螺丝钉的人。 没几个人的小公司上来就做研发效能度量,就如同普通人一上来直接问媒婆怎么能娶到迪丽热巴。解决办法无非把大象装冰箱里的那三步。套用一下,公司想要做好研发效能度量也有标准的三步:长时间对研发效能

DevOps | 产研协同效能提升之评审、审批流、质量卡点

研发过程中有各种需求的评审、审批流和质量卡点,有的是为了质量把关,有的是为了彰显权力,还有一些是为了信息告知。本文主要讨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评审、审批和质量卡点三种情况,同时探讨对研发流程的影响,在这过程中如何去提效。 同团队内部评审 同团队之间的评审包括产品团队内部的PRD评审,RD团队内部的

DevOps|1024程序员节怎么做?介绍下我的思路

1024,祝每个程序员小哥哥小姐姐节日快乐。 因为在研发效能部门,我支持过几次 1024 程序员节的活动,所以经常有朋友问我1024 程序员节怎么做,本篇就是简单介绍下我的思路,希望对你有用。 1024程序员节的由来 俄罗斯把每年第256(=2^8)天,即平年9月13日或闰年9月12日定为国际程序员

DevOps | 如何快速提升团队软件开发成熟度,快速提升研发效能?

今天一个小伙伴问我,如何「快速提升」一个团队的软件开发成熟度?我犯难了。我个人理解一个团队的软件开发成熟度涉及的东西很多,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发钱涨工资,可是估计很多公司不愿意,那就只有扣了。 快速提升的目标 短期制度解决 如果想短期快速提升,那就直接梳理好最关键点,制定规章制度,然后通过奖惩制

DevOps|乱谈开源社区、开源项目与企业内部开源

之前的一篇文章《从特拉斯辞职风波到研发效能中的荒唐事》中关于企业内源的内容在研发效能群内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。有的小伙伴不同意,有的小伙伴非常不同意,我觉得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反馈,话不说不透,理不辩不明,我还是特别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这个问题弄明白。这篇文章就是那篇文章的后续,本文主要讨论开源社区、开源

DevOps | 企业内源(内部开源)适合什么样的公司

框架类是否适合企业内源? 框架类都由公司早期来的一些大佬们负责(相当于技术委员会),更新频率非常低。给框架类提MR的人,多数本身就在技术委员会。 如果公司的人员众多,类似BAT级别,几万人使用的框架,大家一起添砖加瓦也许是合适的,尤其适合那些公司本来已经开源到开源社区的框架。但做之前肯定有大量的学习

DevOps|研发效能不是老板工程,是开发者服务

有人说研发效能是老板工程。不是的,研发效能不是老板工程,它不直接服务于老板(虽然老板可能看一些报表),反而是服务于广大产研运(产品+研发+质量+运维)的同学,所以有的公司也把研发效能叫做基础中台,平台工程,开发者服务团队,或者叫开发者服务平台。做好研发效能,做好开发者中台,就容易把公司的各种中后台能

DevOps|研发效能价值如何衡量

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或者计划做研发效能,也知道研发效能工作很重要,能提高产研运同学的协同效率,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,提高业务交付效率和交付质量,但是价值有多大?效率又有多高呢?因为不容易说清楚,所以经常碰到一些质疑和灵魂拷问。 如何衡量研发效能的效果? 如何衡量研发效能的作用? 如何说清楚研发效能

DevOps|AGI : 智能时代研发效能平台新引擎(上)

AGI 的出现,给了我们一个新视角去审视我们做过的系统,尤其是研发效能平台。研发效能平台作为一个工具平台,本质就是提高公司整体产研的效率。AGI 的快速进步大家已经有目共睹,本文就是在项目协同,代码管理、测试、AIOps等方面来探讨 AGI 可以给研发效能平台带来的巨大变化效率提升。拥抱 AGI,吸